大悦城地产称,本次私有化有利于精简管制框架、企业架构及股权,从而缩短决策周期、提高营运效率并降低相关成本
投资时间网、标点财经研究员 卓玛
在港交所上市12年后,大悦城地产有限公司(下称大悦城地产,00207.HK)表示即将私有化退市。
近日,大悦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大悦城,000031.SZ)发布公告称,公司控股子公司大悦城地产有限公司(下称大悦城地产,00207.HK)拟向除公司和得茂有限公司(大悦城控股股东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,下称得茂)以外的大悦城地产其他所有股东(下称计划股东)提出私有化建议,将通过协议安排方式,以0.62港元/股、总价约29.32亿港元回购47.30亿股股份,资金来源为大悦城地产内部资源及/或外部债务融资。
投资时间网、标点财经研究员注意到,0.62港元/股的回购价较大悦城地产停牌前最后一个交易日0.37港元/股的收盘价,溢价约67.57%。
目前,大悦城持有大悦城地产91.34亿股普通股,占后者已发行普通股总数的约64.18%;得茂持有大悦城地产3.68亿股普通股(占比约2.58%)和10.95亿股优先股(占已发行优先股总数的100%);计划股东持有大悦城地产47.30亿股普通股,占比约33.24%。
本次协议安排生效后,大悦城和得茂对大悦城地产的持股数量不变,持股比例则变为96.13%和3.87%,所回购的计划股东持有的股份将被注销,大悦城地产也将向港交所申请撤销上市地位。
大悦城地产称,公司股价一直低于每股净资产,整体流动性偏低,限制了公司从资本市场筹集资金的能力,鉴于市场环境充满挑战且复杂,公司的上市地位难以提供足够的境外融资支持。同时,大悦城地产受大悦城控制,目前的架构增加了公司治理的复杂性,阻碍了决策效率,本次私有化有利于精简管制框架、企业架构及股权,从而缩短决策周期、提高营运效率并降低相关成本。
大悦城地产股东当前持股情况
数据来源:公司公告
投资时间网、标点财经研究员注意到,大悦城地产成立于1992年,2013年以“中粮置地控股”之名借壳“侨福企业”在港交所上市,后更名为大悦城地产。几年后的2019年,中粮系启动重大资产重组,A股上市的大悦城成功收购大悦城地产的控股权,由此充分参与后者的经营决策。
经过多年发展,大悦城地产以开发、经营和管理大悦城为品牌的城市综合体为主要业务方向,同时开发、销售、投资管理其他物业项目,拥有投资物业、物业开发、酒店运营、管理输出及其他服务四大业务板块。
截至2024年末,大悦城地产已经布局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、成渝、长江中游等五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及周边辐射区域,拥有或管理32个大悦城、大悦汇和其他商业项目、投资物业、销售物业,以及多家奢华酒店。
业绩方面,大悦城地产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98.31亿元(人民币,下同),同比增长49.4%;实现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亏损2.94亿元,上年同期为盈利3.40亿元。整体来看,其收入来源于物业投资及开发和酒店经营两大部分,2024年两大板块分别实现收入189.62亿元和8.69亿元,较上年同比变动分别为54.13%和-10.41%。此外,大悦城地产2024年全年实现合约销售额205.48亿元,同比增长13.6%;实现合约销售面积70.54万平方米,同比下降2.7%;平均销售单价为29129元/平方米,同比增长17%。
截至2024年末,大悦城地产的资产总额为1067.71亿元,负债总额为735.78亿元,归母净资产为162.42亿元。
大悦城当前业绩同样承压。既往财报显示,大悦城已连续三年亏损,2022年—2024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95.79亿元、367.83亿元和357.91%,分别同比减少7.12%、7.06%和2.70%;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亏损28.83亿元、14.65亿元和29.77亿元,三年累计亏损73.25亿元。
不过今年上半年,大悦城业绩有所好转,该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0.8亿元—1.2亿元,上年同期为亏损3.64亿元,同比扭亏为盈。大悦城表示业绩好转主要受结算资源、周期影响,毛利率同比上升,毛利额同比增加。
值得一提的是,大悦城在今年5月召开的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,房地产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期,公司当前重心仍在于现有业务的专业化、精细化运营,以确保核心业务基本盘。短期内,公司会更加注重资源的聚焦,并在城市更新、管理输出等方面充分发挥优势,优中选优做好项目。
截至8月5日收盘,大悦城地产报收于0.52港元/股,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了151.21%,公司当前总市值为74.00亿港元;大悦城则报收于3.06元/股,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0.66%,公司当前总市值为131.16亿元。
大悦城地产上市以来股价走势(港元)
数据来源:Wind
投时关键词:大悦城地产(00207.HK)|大悦城(000031.SZ)返回搜狐焦点首页,查看更多